什么是目的地查驗?也叫屬地查驗,是海關依據法律法規、部門規章或雙邊協議等,在進口目的地或出口產地,對企業申報的進出口貨物依法實施檢驗檢疫的執法活動。
目的地查驗是海關監管的一種機制,主要用于確保進口貨物在進入國內市場銷售或使用前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貨物在口岸提離后,需自行運輸和存放至銷售或使用所在地的海關進行查驗。
進口查檢作業由企業申報的目的地海關負責實施;出口查檢作業由出口貨物產地(含組貨地)海關負責實施。
哪些貨物需要目的地查驗,為什么要目的地查驗?
海關目的地查驗主要涉及法定檢驗商品,包括小家電、醫療器械、舊機電產品、兒童用品、服裝、玩具、食品等。對于上述貨物,口岸放行后由企業自行運輸和存放至貨物境內銷售或使用所在地,經所在地主管海關實施查驗合格后,就可以銷售或使用,大大提升了口岸提離效率,實現了大多數中低風險進口貨物的快速通關和流轉,有助于減少貨物在口岸積壓,降低貨物滯港產生的倉儲和時間成本。
海關目的地查驗查什么?
海關查驗是維護國門安全的關鍵環節,依法查驗進口法檢商品是否符合法律法規對安全、衛生、健康、環境保護、防止欺詐、節約能源等方面的規定,以及國家技術規范的強制性要求。目的地查驗內容包括:一致性核查,是否夾藏禁止進境物,安全、衛生、環境保護(含能源效率)等項目,根據查驗要求,還可能對進口貨物進行取樣檢測。
目的地查驗要等幾天?
海關查驗通常需要三個工作日。如果貨物情況復雜或需要進一步核實相關單證或信息,時間可能會延長。
怎么確認貨物是否需實施目的地檢查?
及時關注“單一窗口”申報回執信息,回執顯示需查驗的,請主動聯系目的地海關實施查驗。一定要細心確認哦,在口岸未被卡口攔截,不代表沒有“目的地檢查”指令,不代表進口企業已完成全部海關監管手續。
目的地查驗和口岸查驗有啥區別
目的地查驗和口岸查驗是兩種不同的海關監管方式,主要區別在于查驗的時機和地點:
口岸查驗:
時機:口岸查驗發生在海關放行前。
地點:通常在進境口岸的檢驗檢疫機構進行,主要針對安全準入或稅收風險相關的貨物進行實際核查。
特點:布控后,貨物暫不予放行,待查驗完成后,海關才會解控。單一窗口有查驗通知,港區EDI系統有查驗指令。
目的地查驗:
時機:目的地查驗發生在海關放行后。
地點:收貨人持有關證單在進境口岸向口岸檢驗檢疫機構申報,同時注明進境貨物實際流轉地,被稱為進境流向報檢,也稱為口岸清關轉異地(屬地或使用地)進行檢驗檢疫的報檢。
特點:海關放行后,收貨人應向目的地海關申請檢驗,可選擇前往目的地實施查驗,也可向口岸查驗部門申請查驗(即把口岸當成目的地)。
提供國際物流、進口報關清關、廣州保稅倉服務的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私域服務專家,提供成熟的保稅倉儲、國際物流、報關清關、跨境電商erp系統和一件代發服務,跨境業務咨詢電話號碼:13318730968,公眾號:貨之家 佳里優選
文章及圖片除原創外均精選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意在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