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華交會的最后一天,四天來,跨境電商展區可謂如火如荼。關于進口產品的供應鏈解決方案小編在前兩天也給大家有所介紹,有很多采購商直接到我們E6館綠道供應鏈展臺咨詢,采購商們對正品溯源問題有著濃厚的興趣。
作為跨境供應鏈體系的戰略合作伙伴,中檢集團溯源技術服務有限公司與綠道跨境供應鏈綜合服務平臺,共同建設跨境供應鏈正品保障體系,讓進口商品擁有一張屬于自己的正品身份證!
為什么要溯源?
舉個例子:
一家紅酒生產商,報關進口紅酒6萬瓶,但第三方可追溯機構溯源的結果,是這家企業每年僅生產1.8萬瓶紅酒。如果你是進貨商,這批紅酒你會買嗎?
2010年以來,商務部會同財政部先后在58個城市開展肉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試點,在18個省市開展中藥材流通追溯體系建設試點。
如何溯源?
跨境電商的可追溯,尚處于摸索階段。由于可追溯接口不一致等原因,不少進口商品甚至是生產方自己搭建可追溯系統。部分追溯內容,僅能查到生產商或者進口公司名稱,消費者關心的產地、流向、責任追溯等內容都缺失。這樣的溯源,對消費者而言,意義不大。
另一方面,跨境電商銷售產品的可追溯,也成為消費者關注的話題。比如,2018年12月,中國消費者保護協會發布了《電子商務法》消費者認知情況調查報告。這一調查共回收有效樣本12196個,并采集網絡消費評論共計335342條。調查報告顯示,52.4%的受訪者表示,在通過跨境電商購買商品時遇到過假貨較多或真假混賣的問題。
2019年1月1日,《電子商務法》正式實施。按照這一法律規定,電商平臺銷售“假貨”,負有連帶責任,不得以“不知情”為理由逃脫。
供應鏈溯源體系的特點
綠道跨境供應鏈綜合服務平臺運用溯源大數據跟蹤商品進口全鏈路,以原產地、加工廠源頭為溯源起點,將商品生產、檢測、運輸、通關、倉儲等供應鏈全程關鍵控制點信息完整展現在用戶面前。
全球商品溯源權威平臺
江蘇宏坤供應鏈聯合中檢溯源、各國海關、政府、品牌企業、生產廠家共同打造更具公信力的溯源平臺。
最新技術專利防偽
運用溯源大數據跟蹤商品進口全鏈路,以原產地/加工廠源頭為溯源起點,將商品生產、檢測、運輸、通關、倉儲等供應鏈全程關鍵控制點信息完整展現在用戶面前。
進口供應鏈全程覆蓋
中檢與宏坤聯手推出專屬3D云膜防偽碼,為市場最新防偽技術,絕難復制。
溯源信息隨時獲取
手機掃一掃即可獲取溯源信息,隨時隨地,便捷獲取溯源服務。
第三方溯源的誕生
“這樣的大環境下,不管是消費者,還是外貿商,都越來越注重產品的真實性和知識產權保護。”中檢江蘇公司總經理沈軍先生表示:第三方溯源,就像第三方檢測一樣,漸漸成為一個中立的驗證機構。在進出口貿易上,按照國家檢測部門要求,也要有中國自己過硬的質檢和溯源技術,才能掌握國際貿易話語權。
溯源的價值
還是以紅酒為例,比如某個平臺搞促銷活動,消費滿額贈送一瓶進口紅酒。假設這個平臺符合贈送規則的消費者是30萬人,一瓶普通進口紅酒售價100元/瓶,這個平臺會花3000萬元來送顧客嗎?
事實上,在進口紅酒里,有一種“定制”業務,也就是進口“酒漿”,酒瓶、標簽,上面要寫什么內容,都可以定制。這種定制酒,售價不超過10元/瓶。“你說這種酒是進口的嗎?它的酒漿可能真的是進口的,企業說不定真的做一個溯源信息,消費者只能查到進口商,以及模糊的產地。但是這樣的定制酒好不好,就說不準了。”沈軍稱,第三方檢測,很多時候解決真偽的問題,第三方溯源,除了鑒定真偽,也一定程度上回答產品是不是“物有所值”。
而上文說到的廠家年生產1.8萬瓶紅酒,報關6萬瓶,是他們在現實中碰到的案例。代理商看中一款進口紅酒,委托中檢做可追溯,中檢根據數據庫信息等,追溯到廠家年生產紅酒1.8萬瓶。“當然,剩下的4.2萬瓶,是怎么來的,我們不研究。我們只是把我們的追溯方法和結論告知代理商,由代理商自己判斷、決定要不要代理。當然,最后的結果,代理商退掉了這一合作意向。”
不同的品類如何溯源
隨著《電子商務法》的實施,權威的第三方產品溯源成稀缺。在實際溯源過程中,不同的品類如何溯源,也往往成為挑戰。
比如,曾有養殖戶找到他們,要求做陽澄湖大閘蟹的溯源。在業內,特別是電商平臺,素有“一百只蟹難有一只陽澄湖大閘蟹”的說法。幾經實驗,去年,中檢終于研究出一套數據分析法,根據水質、餌料、大閘蟹物理分析等,追溯其養殖源頭。而對于產地溯源,更是要每年認證一次。
此外,跨境電商奢侈品的第三方追溯,也已進入模型搭建階段。
貨之家—是一家跨境運輸、報關報檢、倉儲物流等綜合性國際物流公司,專業提供:跨境電商倉儲,保稅倉,保稅倉庫,保稅倉儲,電商倉庫,保稅物流,第三方倉儲,跨境電商BBC,進口報關,進口清關,進口報檢,保稅進口,包稅進口清關,進口清關代理。服務熱線:400-8070-082